目前分類:個股研究 (59)
- Sep 05 Wed 2018 09:10
兩招找出公司主要客戶
- May 31 Thu 2018 10:23
新巨(2420) - 換個角度看存貨週轉率
- Apr 04 Wed 2018 08:40
居易(6216) - 2017年營收大幅衰退之原因
- Apr 03 Tue 2018 09:47
新巨(2420) - 如何提升產品附加價值,同時還能不斷降低成本?
一般來說,企業想要提升獲利,可能會選擇降低成本,或者提高產品附加價值。而且通常是專注其中一項,不容易兩項同時進行,因為兩者其實有些矛盾。若要降低成本,可能會在用料或用人方面節省,前者可能降低產品品質,後者可能降低客戶服務,結果就是降低產品的附加價值(包含客戶服務)。若要提升產品附加價值,情況剛好相反,無論是提升產品品質還是客戶服務,都難以避免會增加成本。新巨過去幾年難能可貴的地方,就在於他同時達成這兩項任務,使得營業利益逐年提升(2017年除外),這就是一個競爭力提升的展現。這篇文章試著簡單分析公司是如何達成的。
- Jan 23 Tue 2018 13:54
金洲(4417) - 全球主要競爭對手比較
金洲(4417)為全球前三大製網廠,漁網出貨量是世界第一,屬於寡占產業,全世界主要競爭對手不多。下表比較全球業內5家大公司最近年度的獲利情形,幣別已經全數轉換為台幣,其中只有日東製網和
GARWARE-WALL ROPES 兩家公司有上市。可以看到金洲營收排名第三,低於日東和GARWARE,遠高於另外兩家挪威公司。若以獲利能力來看,無論是營業利益還是稅後淨利,在能夠取得的資料當中,金洲都是第一名。- Jan 09 Tue 2018 08:51
居易(6216) - 網通設備產業的週期性
居易(6216)去年前11月累計營收年減15%,尤其下半年7、8兩月,營收居然都不到6000萬,公司是否出問題了呢?其實外部投資人很難確切知道原因,本燈也一樣不知道原因,只能試圖從過去數據來判斷。既然居易屬於網通設備產業,那就找幾家領域相近的公司比較一下,看看能不能找出什麼蛛絲馬跡。(以下圖表引用自財報狗網站)
首先看看居易近四季營收年增率走勢,可以看到大致呈現週期性變化。
- Dec 27 Wed 2017 15:33
財報初探 - 鳳凰(5706) vs. 雄獅(2731)
鳳凰(5706)和雄獅(2731)是國內兩家旅行社上市公司,前者讓我聯想到李白詩句,鳳凰台上鳳凰遊,給人一種高貴重品質的感覺。後者讓我聯想到廣闊的非洲草原,有一種以量取勝的感覺。兩家公司名字取的都很好,因為都名如其實。鳳凰走的是比較高端的路線,主要經營價格較高的歐洲航線,2016年營收約28億。雄獅主要經營國人最喜歡的東北亞航線,2016年營收約219億,整整是鳳凰的8倍左右。
- Dec 08 Fri 2017 10:14
銘旺實(4432) - 客戶高度集中的成衣廠
銘旺實(4432)是一家專業的運動服飾OEM廠,和儒鴻(1476)、聚陽(1477)並稱成衣三雄,但其實規模差非常多。若以營收來看,後兩者都是前者的10倍以上。三家公司前幾年都搭上了運動休閒風的潮流,獲利和股價都大幅成長,而這兩年這股風潮有退燒跡象,股價也都同步衰退。如下圖。(以下圖表引用自財報狗網站)
- Dec 07 Thu 2017 14:29
三家樞紐廠的初步比較
這篇文章是藉由幾個量化指標,初步比較鑫禾(4999)、新日興(3376)和兆利(3548)這三家國內主要樞紐廠。(以下圖表部分引用自財報狗網站)
首先是近五年的eps。可以看到鑫禾表現最平穩,新日興近兩年先是大幅成長而後又大幅衰退,兆利則是去年大爆發,一舉超越其他兩家對手,全年eps達到7.23元高峰。
- Nov 13 Mon 2017 09:27
金洲(4417) - 單月營收的小小推論
- Oct 28 Sat 2017 21:25
金洲(4417) - 未來十年的機會與風險
- Oct 12 Thu 2017 12:28
居易(6216) - 以營業費用推估營收
- Jul 24 Mon 2017 08:42
固緯(2423) - 財報初探
固緯(2423)成立於1975年9月,主要生產電子測試儀器,是台灣創立最早且最具規模之專業電子測試儀器大廠,現今已成為台灣規模最大,產品最齊全之專業電子儀器製造廠,除了提供了國內產業界及學術教育更優質、更經濟實惠的量測解決方案外,也在全球量測儀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。公司以自有品牌GW INSTEK行銷全球,亦與世界知名大廠以ODM方式合作。以下為財報初步探討,所有圖表皆取自財報狗網站。
下圖為固緯2016年底的資產圓餅圖。固定資產占比28%,顯示公司不屬於資本密集,大概毋須太多資本資出。存貨和應收帳款合計占比48%,顯示公司有大筆資金積壓在此。長期投資雖然只佔5%,但這部分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,之後若要進一步研究,還是必須搞清楚這部分長期投資的項目和目的。
- Jul 18 Tue 2017 16:30
新巨(2420) - 穩固又分散的客戶群
新巨(2420)專精於高瓦數、高效能、高使用壽命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產品研發,提供客戶客製化產品,為客戶量身打造專屬性需求。由於是少量多樣,客戶群非常分散,所以客戶一般不大。加上新巨彈性生產的能力,甚至連一台的單都能接,因此對於客戶有較好的議價能力,享有近40%的高毛利。反過來說,客戶也會比較依賴新巨,因為客戶小單子也小,又要求客製化,能夠找到的供應商肯定不多。因此,以新巨這樣的模式,只要持續研發高端產品,同時加強彈性生產的能力,提供良好的服務,就有機會提高客戶的轉換障礙,牢牢綁住客戶。且新巨享有的毛利越高,留下來的客戶轉換障礙就越高(否則早就跑了)。所以雖然近幾年電源供應器的營收持續下滑,但因為毛利持續提升,也可以看作是公司的轉型,將利潤較低轉換障礙也比較低的客戶自然剃除,留下來的就是利潤高轉換障礙也高的客戶。由下表可以看到,近六年電源供應器銷售量值持續下滑,但是產品單價卻持續提升,印證前面所述,公司自然剃除了毛利較低的客戶,集中資源服務高毛利客戶。
- Jul 09 Sun 2017 16:14
金洲(4417) - 以存貨推測營收之簡單模型
- Jul 04 Tue 2017 10:56
仁寶(2324) - 財報初探,風險性探討
仁寶(2324)這家公司本來應該是完全不會吸引我的注意的,但偶然間發現這家公司似乎是許多存股族的最愛之一,好奇心驅使之下,我決定檢視一下這家公司的財報數字。結果不看還好,一看更加不解為何許多散戶喜歡存這支股票。以下所有圖表都取自財報狗網站。
當我看一家新的公司的時候,首先一定是看資產負債表,看完就會對這家公司有一個大致的了解。下圖是2016年底仁寶資產的圓餅圖,很難不注意到應收帳款占比竟然超過50%,這代表這家公司必須承受較高的呆帳風險,而且資金都壓在應收帳款,想必相當需要銀行融資,要知道銀行最喜歡雨天收傘了,這對我來說是相當大的風險。而且仁寶2016年稅後淨利率只有1.2%,這代表如果被倒帳17億,必須要1417億的營收才能賺回來。這裡只是舉例計算,沒想到還真巧,仁寶最近還真的提列了超過17億的呆帳,而且還可能繼續增加。
- Jul 03 Mon 2017 13:06
新巨(2420) - 產品銷售量值分析
- May 22 Mon 2017 10:02
從台幣升值看公司競爭力
經營一家公司,不可能永遠順風順水,總會遇到一些外部不利事件。例如近期(2017Q1)台幣強升6%,不但造成許多企業出現大額匯損,更嚴重的是可能造成營收和毛利大幅衰退。如果一家公司產品或服務可取代性高,那麼公司就幾乎沒有定價能力,遇到這種台幣大幅升值的狀況,立刻會陷入兩難。如果不調整產品價格,則營收和毛利都會受到台幣升值而衰退。若要將台幣漲幅反應在產品售價上,又擔心客戶轉單,這種苦大概許多企業老闆都心有戚戚焉。但對於我們外部投資人來說,我們應該轉換角度思考,這時候其實是檢驗公司競爭力的好時機,看看哪些公司有能力調整產品報價,還能維持營收和毛利不衰退,那麼這些公司就擁有好公司的一項重要特質 - 定價能力。
假設台幣從32元升值至30元(很接近近期的狀況),下表顯示如果產品價格不做調整,且其他條件都不變的情況下,公司獲利的變化。以一家原本營收3200元,毛利率20%的公司為例。假設這家公司營收100%為美金計價,則營收將減少6.25%,毛利減少31.25%,毛利率剩下14.67%。這是非常嚴重的衰退,非常有可能造成原本賺錢的公司陷入虧損。即使營收只有50%為美金計價,影響還是很大,毛利會減少15.63%,可見台幣升值造成的影響絕對不容小覷。
- May 15 Mon 2017 14:41
金洲(4417) - 再論議價能力
金洲(4417)毛利率受到原物料價格影響很大,關於這點,我們已經寫過很多篇文章。受惠於低油價,近幾年金洲毛利率大幅提升。這雖然是好事,但如果金州本身議價能力沒有提升,那可以預期未來獲利還是會隨著原物料價格起伏而大幅波動。因此,與其說我們關心金洲的毛利率,其實我們最關心的是金洲的議價能力。然而,毛利率的提升顯而易見,議價能力的提升該如何判斷呢?我們認為仔細分析公司財務數字,應該有機會找出一些蛛絲馬跡。
下表我們統計2014年以來,金洲原物料存貨和毛利率的關係。由於金洲存貨採加權平均法,且通常備貨量為一季,所以我們用近兩季的原物料存貨平均來評估當季的原物料成本。以下所說的原物料存貨都是指近兩季平均數字。雖然影響毛利率的因素眾多,但從表中不難看出,當期原物料存貨和毛利率大致呈反比關係。也就是說,原物料存貨數字越低毛利率越高。例如2014Q1原物料存貨高達4億,佔營收比重高達67%,毛利率只有16.3%。此後原物料存貨數字隨著油價下滑而下降,2016Q4來到最低點1.5億,只佔營收比重21.5%,毛利率則達到高點32.9%。這段期間毛利率提升明顯受惠原物料價格下滑,但是不容易看出議價能力是否提升。
- May 14 Sun 2017 10:39
金洲(4417) - 長期獲利估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