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天地尚未生成之時,大氣一片混茫,陰陽尚未分離,是為太極。此時大氣之中,有清有濁,輕清者自然浮升,重濁者自然降沉,於是陰陽兩判,是為兩儀。清氣與濁氣之中間,稱為中氣,中氣是升清降濁的樞紐,也稱為中土,是萬物生長發育的場所。中氣極為重要,沒有中氣的升清降濁,則陰陽無法調和,甚至完全分離,中土便無法生育萬物。簡單的說,萬物即是天地陰陽所化生,獨陰無陽固然是死氣沉沉,有陽無陰也只是一團烈焰,都不可能生育萬物。既然萬物是天地陰陽所化生,那麼必然保留了天地陰陽的印記,故萬物必有其屬性。人為萬物之靈,為天地中和之氣所化生,自然會對天地陰陽的變化有所感應,即所謂天人合一,或者天人相應。正常人陰陽調和而無病,陰陽失調則稱之為病。辯證是為辨認陰陽如何失調的過程,論治則是設法恢復陰陽調和所提出的道理和方法,辯證論治就是中醫治病的核心思想。

 

陰陽成形之後,經由中氣的升清降濁,輕清者浮升而化火,重濁者降沉而化水,化火則為熱,化水則為寒。當清氣半升尚未化火之時,稱之為木,濁氣半降尚未化水之時,稱之為金,木火金水是為四象。木火金水四象再加上中土則為五行,雖說是五行,但其實四象都是陰陽所化生,而陰陽又是由中土之氣所變化,所以說萬物都是由中氣所產生。我們生長的地球,一年四季就是一個陽熱升浮降沉的循環,由太陽射入地球的陽熱,沉入地下水中,春天陽熱開始上升,植物開始發芽,故春屬木,為生發之象。夏天陽熱上浮,植物生長快速,故夏屬火,有茂長之象。秋天陽熱開始下降,植物開始凋落,故秋屬金,有收斂之象。冬天陽熱下沉,植物上而凋零下則添根,故冬屬水,有封藏之象。冬天過後迎來春天,又是一個陽熱升浮降沉的循環,萬物也又一次生長收藏的循環,如此生生不息。土氣沒有專職的季節,四季卻又皆仰賴土氣的運作,因為木火金水四氣的升浮降沉,都需要中土之氣的樞軸運動之力,故土氣存於四季,司令之時則在農曆六月夏秋之間,中氣在則萬物存,中氣滅則萬物亡。

 

一年四季,加上夏秋之間稱為長夏的季節,各自對應到五行的木火土金水,春屬木夏屬火長夏屬土秋屬金冬屬水,夏氣由春氣而來,故稱木生火,長夏之氣由夏氣而來,故稱火生土,以此類推,此即所謂五行相生。各個季節各受其主令之氣的作用,而呈現萬物生長發育的變化,春天陽熱開始上升,萬物生發,故稱木主疏泄,疏通宣泄之意。夏天陽熱上浮,萬物茂長,故稱火主宣通,宣達通暢之意。長夏陽熱上浮到極致,物極必反,所謂夏至一陰生,受到陰氣作用,陽熱開始反轉,萬物也開始由盛極而衰,故稱土主運化,運輸轉化之意。秋天陽熱下降,萬物開始凋落,故稱金主收斂,收縮內斂之意。冬天萬物凋零,陽熱沉入地底,封藏於水中,故稱水主封藏,封閉貯藏之意。此時陽熱降沉到極致,所謂冬至一陽生,受到陽氣的作用,地底水中封藏的陽熱又開始上升,此時又來到了春天,迎接新的一年。一年的四季變化,其實就是陰陽的消長,而五行只是陰陽消長不同階段的表現罷了。

 

木主疏泄,疏泄則發散,故木性發散,然而太過疏泄對於萬物生長發育不利,故有金氣收斂之,使木不過散,稱為金克木。火性上升炎熱,有水氣封藏之,將火藏於水中,使火不過炎,稱為水克火。土性濡潤潮濕,有木氣疏泄之,將過多水分疏通宣泄,使土不過濕,稱為木克土。金性收斂,有火氣宣通之,使金不過斂,稱為火克金。水性降沉濕潤,有土氣運化之,使水不過潤,稱為土克水。這就是所謂的五行相克。五行相生,是為了互相補其不足,五行相克,是為了互相克制防其太過。五行相生相克都是氣化的作用,而不是物質的作用,否則上面的文字便沒有任何意義。例如木氣發散,加入金氣的收斂,互相調和才能不過散也不過斂,這有點像化學作用,若理解為木頭和金屬,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調和的。有了氣化的認識,就不難理解當五行生克達到一個平衡就是陰陽的調和,這就像三原色互相調和而得到白色一樣。陰陽調和則大氣不病,萬物亦不病,故五行的相生相克就是中醫學的生理、病理以及醫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中醫 陰陽五行
    全站熱搜

    人不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